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近年来,市公积金中心党组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以模范机关品牌建设“四项行动”(服务便捷、管理严格、共事团结、干事廉洁)为引领,把为民服务作为第一职责,把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作为第一目标,凝心聚力推进业务系统与政务服务平台融通,努力实现高频服务事项“一网通办”,切实提高缴存单位和缴存职工的便捷度、获得感和幸福感。《2022全国城市和地区住房公积金综合发展评价报告》显示,2021年度六盘水市公积金综合发展评价在全国333个城市和地区中位列第9,在西南地区仅次于成都市位列第2。
一、推进系统建设,强化技术支撑
一是建成综合平台,完善服务渠道。以“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为目标,把信息化建设作为“服务便捷”的基础保障和主攻方向,不断优化升级信息系统功能,实现了全市政策、标准、数据和核算四统一。建成以网上业务大厅和微信公众号为主的综合服务平台,缴存单位网上业务开通率达97%,“六盘水公积金”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17.78万人。
二是落实系统贯标,提升数据质量。持续开展基础数据和结算系统“双贯标”,完成数据贯标并成功接入全国公积金银行结算应用系统,实现业务自主办理和资金直连实时结算。整合、优化、补充近30年来各个历史时期形成的业务数据,业务数据质量排名位于全国前列,为实现系统融通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强化数据共享,筑牢网办基础。与全国公积金监管服务平台、全国住房公积金数据平台、省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全市10家金融机构实现数据共享交互,推进业务数据信息自动取数、自主核实。目前,高频缴存业务、证明单据打印、还款业务实现100%“全程网办”,高频提取业务基本实现“全程网办”,缴存业务网办占比达到87%,按年偿还公积金贷款提取业务网办率达到93.54%。
二、推进制度优化,落实“三减一降”
一是制度与系统一体建设。以“减环节、减资料、减时限”为目标,抽调业务骨干组成专班,梳理调整制度规范,同步开展系统技术攻关,实现“以制度驱动系统升级,以系统升级促进制度革新”,累计减少业务资料37项。单位开户资料从原来的7项减少到1项,办理时限从原来的2个工作日压缩到0.5个工作日;缴存、提取业务全部实现即时办结,资金“秒级到账”;贷款业务审批时限从15个工作日压缩到8个工作日。
二是扎实推进“跨省通办”。以“全程网办”为主线,对暂不具备网办条件的跨省高频服务事项开展异地合作,推行“两地联办”和“代收代办”服务,8项服务实现“跨省通办”,彻底解决缴存职工异地办理业务“往返跑”问题,大大节约了办事成本,2022年2月得到住建部通报表扬。
三是全力做好系统融通。加强与省市政务服务中心和大数据部门协调,持续推进“一网通办”。2019年在全省公积金行业率先实现业务系统与省政务服务平台融通,信息查询和3项提取业务实现“一网通办”;2022年新增融通单位开户、提前结清贷款和缴存证明出具等6个服务事项。
三、推进改革创新,提升服务水平
一是深化“管办分离”改革。强化中心内设科室“业务管理+财务核算+系统控制+稽核审计”4项管理监督职能,推行以管理部为主导的“管理部+银行”业务办理机制,让进驻政务服务大厅的管理部全身心抓好柜面服务,同时开展延时服务、预约服务和上门服务,服务热线及投诉咨询满意度100%。
二是推进业务全市通办。通过全市统一的业务系统,合理配置岗位权限,以市县两级政务服务大厅为主实现缴存提取业务全市“通缴通取”,为持续推进“一窗通办‘2+2’模式”改革打下基础。同时分区域合理设置32个贷款业务受理网点,贷款业务实现“就近办”。
三是助力企业纾困解难。近年来,发挥优势、创新思路,累计帮助盘江煤电、水矿集团协调解决银行贷款资金6亿元,助力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困难,为3.4万名职工补缴公积金。创新推行组合贷、接续贷,以公积金业务撬动银行资金,两类贷款累计投入资金5.87亿元,有力支持本市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在新冠肺炎疫情特定时期推行阶段性支持政策,累计支持42家企业缓缴公积金2045万元,切实减轻企业压力。
今后,我们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全面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优化营商环境上持续发力,落细落实“四项行动”,为全市广大缴存单位和职工提供更加优质高效便捷服务,为建设幸福六盘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